•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找到另一个你的概率有多大?
    2016-08-31 22:28:56

    寻找世界上另一个你的概率有多大?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或许某一天,当我们进入更加发达的数字时代时,可能所有人的面部图像都会被上传到网络上。到时,通过图像的比较,我们或许能得到每个人是否有分身这个问题的答案。你的面容出现在身份证上,出现在护照上,多年之后老朋友在街上认出你来,依据的也是你的面容。面容还是识别犯罪嫌疑人时的依据。你的身份与面容的联系如此紧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你就可以用脸孔识别给智能手机解锁,或者进入办公场所,甚至可以“刷脸”购物。所有这些设想的基础,是每个人的面容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有时候这仅仅是一个...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找到另一个你的概率有多大?
  • 科学揭秘:我们为什么会衰老
    2016-08-31 22:21:4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eg编者按:当我们老去时,头发会慢慢花白,皮肤出现褶皱,肌肉逐渐松弛,骨骼变得脆弱……我们的身体各个部分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但衰老并非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简单,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种复杂性导致目前至少有300种衰老理论。那么,我们能够找到衰老的秘密进而暂停甚至逆转衰老进程吗?生老病死,是人类最早感知到的自然规律。我们随时都能观察衰老对别人的影响,同时体验它对自己的影响。但是,为什么生物体会存在衰老?它是如何发生的?在生物医学上,大多数有关衰老的理论都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衰老并非天注定长期以来...
    科学揭秘:我们为什么会衰老
  • 治疗方法一模一样,为什么疗效和副作用都差那么多?
    2016-08-30 22:19:42

    “妈妈和隔壁床的阿姨,用一模一样的化疗药,为什么我妈妈副作用强这么多?是好事还是坏事?”——某读者问菠萝。确实,同样治疗,无论疗效,还是副作用,不同患者差异都是巨大的。不仅化疗,任何疗法都如此。从疗效看,有人肿瘤明显缩小,甚至消失,有人毫无反应。从副作用看,有人副反应强烈,高烧,持续腹泻,乃至被迫停药,有人则相对轻松,菠萝同事Tom,曾经周一化疗,周二上班。到底是什么在决定化疗的反应?因素很多,包括给药方式和频率,患者年龄和性别,肿瘤类型和阶段,其它疾病影响,等等。肯定无法一篇文章说清楚。今天咱们聊一个非常重要,但被很多人忽略的因素:先...
    治疗方法一模一样,为什么疗效和副作用都差那么多?
  • 脑袋不好使是没睡够!研究证实睡眠不足将改变人类大脑活动
    2016-08-30 22:11:2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英国《自然·通讯》23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证实,剥夺人类睡眠确实会导致大脑连接发生变化。这种理论一直难以在人类身上测试,但是这次的新研究使用间接测量方法分析了大脑的连接变化。昼夜节律可以使我们感知到地球自转所引发环境的改变,确保了我们的睡眠,但这一点并不能解释人类为何需要睡眠。理论认为,睡眠可以调节神经元的连接强度。果蝇实验曾显示,睡眠对其神经元活动有密切关系,睡眠被长时间剥夺的果蝇,其细胞一致地对重复刺激表现出响应能力的降低。但是,尽管果蝇和哺乳动物有共同的基础睡眠特征,这一点仍...
    脑袋不好使是没睡够!研究证实睡眠不足将改变人类大脑活动
  • 这些老药竟然可以“跨界”治病,且前途无量
    2016-08-30 22:09:32

    开发新药一直是各个制药公司的重点业务,但是开发新药所需的时间周期很长,对人力、物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那么如果能够使用已有的药物去治疗另一种疾病,对于疾病的攻克和研发压力的缓解都是极好的。关注这个领域的学者着实不少,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丁显廷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上个月,他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呼吁在药物筛选领域,应该更加重视老药新用的研究,改变药物原本的用途。丁教授的观点是,疾病是多种病理现象的综合,选择协同作用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应该是事半功倍的。另外从商业角度上来说,大多制药公司对测试专利已经到期的老药没什么兴趣,但...
    这些老药竟然可以“跨界”治病,且前途无量
  • 使用手机会导致我们患上脑癌吗?
    2016-08-29 22:02:4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这是任何一个手机用户都希望回答的问题,而且科学确实提供了一些线索。比如,2011年,国际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将手机辐射归类为一种可能的人类致癌物,属于第2B级。这种分类主要是基于人群研究取得的证据。由欧盟资助的INTERPHONE团体开展的一项研究和由瑞典流行病学家L. Hardell领导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在10年内每天使用手机30分钟的人群当中,患上神经胶质瘤(一种恶性脑癌)的风险增加了40%-170%。手机辐射增加癌症风险的观点在另外两项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证实:2013年发表的Cerena...
    使用手机会导致我们患上脑癌吗?
  • Nature:让肿瘤氧气供应正常化或是抵抗癌症的关键
    2016-08-29 21:57:0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作出一项主要的结论:肿瘤细胞中的氧气缺乏改变它们的基因表达,因而导致癌症生长。这一发现是影响深远的,这是因为它证实维持肿瘤中合适的氧气供应抑制这些所谓的“表观遗传异常(epigenetic aberration)”。这一认识可能最终导致人们开发出新的靶向血管或这些表观遗传异常的抗癌药物。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8月1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umour hypoxia causes DNA hypermethylation by reducing TET activity”。论文通信作者为来自天主教鲁汶大...
    Nature:让肿瘤氧气供应正常化或是抵抗癌症的关键
  • 输入年轻血液,真的能“返老还童”?
    2016-08-26 21:49:16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每个成年人也许都有一颗想变年轻的心,就如小朋友想长大一样。但是年龄增长是自然过程,不用借助外力便可轻松达到目的。而变年轻,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即使借助特殊手段也不一定能成功。近日,Ambrosia(位于美国加州蒙特利市的创业公司 )发起了一项临床试验,将年轻人的血液输入到年龄在35岁及以上的人的体内,但是受试者需支付8000美元。Ambrosia公司正计划给600名病人输入来自年龄在16到25岁的年轻人的血液,每名病人接受4次输血(每周输入一次)。年轻人的血液输到年老人的体内早在2014年就备受关注,这一年美国哈佛干细胞...
    输入年轻血液,真的能“返老还童”?
  • 世界纪录有极限吗?人类能不能一直破下去?
    2016-08-26 21:44:2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1896年,运动员Charilaos Vasilakos参加了世界上第一场现代马拉松比赛——这是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预选赛,并以3小时18分钟的成绩夺冠。而在10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成绩甚至不足以获得参加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赛(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之一)的资格。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诞生之初,由于国际对抗、社会变革、科技进步、规则改变等种种不同的原因,每一项体育运动的世界纪录都一直被不断刷新。 伦敦布鲁内尔大学的体育、健康与运动科学教授Mark Williams总结道:“奥运成绩呈现出的总体上升趋势,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我们对于形体、体能、...
    世界纪录有极限吗?人类能不能一直破下去?
  • 年轻人和苗条人士注意了!2型糖尿病来袭
    2016-08-26 21:35:1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很多人认为,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主要是由肥胖和生活因素所诱发,但这或许并不是“故事”的全部,遗传和表观遗传—基因表达的改变或许也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研究者在许多年纪非常小的瘦人中也发现了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这就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的想法,即年纪较大的肥胖个体往往患2型糖尿病风险高一些;研究者指出,我们不光要关注良好的饮食和锻炼,更应该知晓哪些群体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一些,这包括了许多种族的人群,比如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群体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群体等,在研究者的临...
    年轻人和苗条人士注意了!2型糖尿病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