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多吃少和饿不饿没有直接联系
    2016-11-17 12:50:5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如果你减少了自己每天摄入的卡路里,那么你就会饿,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但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们表示鲜有证据表明饥饿与我们吃东西的多少有关。这意味着即便你吃得饱饱的,你也依旧会想要吃更多。在一项发表于《食品科学与营养评论》期刊的最新分析中,研究团队回顾了462个同评估卡路里摄入量和自我报告的胃口有关的研究。他们发现虽然有225个研究(百分之四十八点七)认为饥饿同人们摄入的卡路里数目之间存在着联系,但剩下的237个研究(百分之五十一点三)却并没有发现这样的联系。只有百分之六的研究直接统计比较了...
    吃多吃少和饿不饿没有直接联系
  • 人社部回应“医生论文涉抄袭”:将完善评价标准
    2016-11-18 12:45:2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今日在谈及“巴西学术期刊上大量中国医生论文涉嫌抄袭或代笔”时表示,人社部在去年11月已经出台文件,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定工作中关于论文、科研的要求,不再做硬性规定。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实行分类评价,该搞科研的就重视学术水平,该更加重视临床技术的就应该更加注重实践能力。人社部今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6年第三季度人社工作进展情况。有记者问及“前一段时间有媒体报道,在一本巴西的学术期刊上有大量的中国医生的论文涉嫌抄袭或者代笔,当时媒体分析认为这是中国的...
    人社部回应“医生论文涉抄袭”:将完善评价标准
  • 素食还是肉食更益长寿?
    2016-11-18 11:30:4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素食还是肉食更益长寿?这是一个素来有争议的话题。英国阿斯顿大学生物学家詹姆斯·布朗在《对话》杂志撰文阐述自己的观点:素食关联长寿,但光素食还不够。他认为,人的寿命受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综合影响,先前有双胞胎研究显示,对寿命而言,基因影响不超过30%,更重要的因素来自环境,包括饮食。美国一项涉及大约10万人的追踪调查显示,在为期5年的研究期间,素食主义者死亡率低于肉食主义者,男性尤其明显。还有一些大型研究或综合分析也显示,少吃肉,更长寿,不吃肉,益处更多。当然,并非所有相关研究结果都一致,但显而易见的是,素...
    素食还是肉食更益长寿?
  • 压力催生脂肪细胞
    2016-11-13 11:30:0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压力除了可能导致饮食不规律,还可能使人发胖,因为它会催生脂肪细胞。研究人员在《科学·信号传导》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脂肪细胞中名为Adamts1的荷尔蒙在压力影响下能将周围的干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这不仅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长出小肚腩,还会给内脏悄悄裹上一层脂肪。这层内脏脂肪更加危险,会增加患II型糖尿病与心脏病风险。负责这项研究的儿科学助理教授布赖恩·费尔德曼说,仅通过阻挡这种荷尔蒙信号来实现减肥并不可取,“如阻碍脂肪形成,多余的热量就会去身体的其他部位,让它们去脂肪细...
    压力催生脂肪细胞
  • 自测一下该吃多少碳水吧
    2016-11-13 11:28:56

    “碳水化合物”对需要控制体重的人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字眼:吃多了可能长肉,吃少了又不能满足身体需要。到底应该吃多少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遗传学家沙伦·穆阿利姆在写给英国《每日邮报》的文章中说,每个人消化碳水化合物的能力不同,这与体内的唾液淀粉消化酶AMY1基因有关。携带这种基因越多,分解碳水化合物的能力越强。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少AMY1呢?其实有一个自测的简单办法。你只需要准备一些不加盐的薄脆饼干、一个计时器和一支笔就可以。首先,尽量在嘴里多攒点口水,然后把饼干放进嘴里,边嚼边计时,统计出感觉到甜味的时间。一连测试三次,取平...
    自测一下该吃多少碳水吧
  • 厉害了,最佳生育年龄或将扩展到40岁
    2016-11-13 11:27:3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新生儿出生缺陷往往被认为与母亲生育年龄有直接关系。但最近一份30万新生儿的调查报告显示,通过体外受精协助的高龄产妇,产下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概率竟比自然受孕的低。功过相抵的体外受精技术惯有常识认为,产妇年龄和辅助生殖技术都与新生儿出生缺陷(例如:唐氏综合症、唇腭裂、心脏疾病等)有关,尤其是高龄产妇应用IVF技术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会更高。但由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Michael Davies主导的一项调查研究质疑了这一“权威假设”。他们通过分析1986~2002年间澳大利亚南部婴儿的出生登记情况发现,利用IVF或ICSI技术受...
    厉害了,最佳生育年龄或将扩展到40岁
  • 长期暴露于污染空气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2016-11-15 11:26:0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根据最大的研究调查空气污染和交通噪声对人类的影响表明,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与更高的高血压发生率有关,在5至9年内,在5个不同国家中超过41000人受到影响。该研究于今天(星期二)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发现在成年人中,居住在城市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和与那些生活在较少污染地区的人相比,同一年龄组的每100人最多增加一人,会出现高血压。这种风险类似于体重指数(BMI)在25-30%之间的超重效果,与正常体重的人(BMI 18.5-25)相比。高血压是过早疾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这项研究是同时调查空气污染和交通噪声,它发现交...
    长期暴露于污染空气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 世卫组织:全球92%人居住在空气污染的地方
    2016-11-17 11:25:2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虽然好多大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问题,不过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报告指出,全球约92% 的人住在有空气污染的地方。 报告发表之后,世卫同时发佈了网上互动地图,可显示出世界各地的空气质素,其中污染最厉害的,大部分都是东南亚国家和撒哈拉以的非洲地区,而纽约、伦敦等世界大城市亦有严重的空气污染。至于美加两国除了大城市以外,其他部分的空气都相对干净。根据世卫的标准,每立方米的PM2.5 含量不应超过10 微克,但全球约92% 的人口住在PM2.5 超标的地方。吸入太多PM2.5 悬浮粒子会引致众多健康问题,如哮喘、呼吸系统疾...
    世卫组织:全球92%人居住在空气污染的地方
  • 日本为何屡获诺贝尔奖
    2016-11-17 11:24:06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日本最近3年连续有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21世纪以来平均一年诞生一名诺贝尔奖得主。对此,在日本从事科研工作的华人学者认为,相对宽松平等的研究环境、不随波逐流的科研精神以及心无旁骛的科研态度,都是取得诺贝尔奖级科研成果的必要条件。基础研究环境相对宽松巨东英教授1992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日本埼玉工业大学副校长,同时也在上海交通大学等中国高校兼任博导、教授。他说:“日本现在屡获诺奖,说明在我们当年来到日本的那个时期,日本比较重视基础研究,研究环境比较宽松和自由。”巨东英回忆自己在京都大学读博...
    日本为何屡获诺贝尔奖
  • 医保要“全国漫游”?
    2016-11-14 11:23:04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日前,人社部印发通知,明确了多项政策的时间点。其中包括明年开始基本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到明年底,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随着医保“全国漫游”呼声日益高涨,有关部门加快了实施进度,拿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但是,要想使其顺利落地,还有三道坎要过。其一,“属地管理坎”。基本医保属地化管理制度,给跨省异地结算带来很多困难,其中,信息化建设滞后,省级结算中心没有建立,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医保统筹层次低、不同省份医保缴费水平不同、各省医疗水平不同,也是跨省就医结算...
    医保要“全国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