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袋不好使是没睡够!研究证实睡眠不足将改变人类大脑活动
    2016-08-30 22:11:2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英国《自然·通讯》23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证实,剥夺人类睡眠确实会导致大脑连接发生变化。这种理论一直难以在人类身上测试,但是这次的新研究使用间接测量方法分析了大脑的连接变化。昼夜节律可以使我们感知到地球自转所引发环境的改变,确保了我们的睡眠,但这一点并不能解释人类为何需要睡眠。理论认为,睡眠可以调节神经元的连接强度。果蝇实验曾显示,睡眠对其神经元活动有密切关系,睡眠被长时间剥夺的果蝇,其细胞一致地对重复刺激表现出响应能力的降低。但是,尽管果蝇和哺乳动物有共同的基础睡眠特征,这一点仍...
    脑袋不好使是没睡够!研究证实睡眠不足将改变人类大脑活动
  • 这些老药竟然可以“跨界”治病,且前途无量
    2016-08-30 22:09:32

    开发新药一直是各个制药公司的重点业务,但是开发新药所需的时间周期很长,对人力、物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那么如果能够使用已有的药物去治疗另一种疾病,对于疾病的攻克和研发压力的缓解都是极好的。关注这个领域的学者着实不少,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丁显廷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上个月,他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呼吁在药物筛选领域,应该更加重视老药新用的研究,改变药物原本的用途。丁教授的观点是,疾病是多种病理现象的综合,选择协同作用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应该是事半功倍的。另外从商业角度上来说,大多制药公司对测试专利已经到期的老药没什么兴趣,但...
    这些老药竟然可以“跨界”治病,且前途无量
  • 使用手机会导致我们患上脑癌吗?
    2016-08-29 22:02:4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这是任何一个手机用户都希望回答的问题,而且科学确实提供了一些线索。比如,2011年,国际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将手机辐射归类为一种可能的人类致癌物,属于第2B级。这种分类主要是基于人群研究取得的证据。由欧盟资助的INTERPHONE团体开展的一项研究和由瑞典流行病学家L. Hardell领导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在10年内每天使用手机30分钟的人群当中,患上神经胶质瘤(一种恶性脑癌)的风险增加了40%-170%。手机辐射增加癌症风险的观点在另外两项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证实:2013年发表的Cerena...
    使用手机会导致我们患上脑癌吗?
  • Nature:让肿瘤氧气供应正常化或是抵抗癌症的关键
    2016-08-29 21:57:0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作出一项主要的结论:肿瘤细胞中的氧气缺乏改变它们的基因表达,因而导致癌症生长。这一发现是影响深远的,这是因为它证实维持肿瘤中合适的氧气供应抑制这些所谓的“表观遗传异常(epigenetic aberration)”。这一认识可能最终导致人们开发出新的靶向血管或这些表观遗传异常的抗癌药物。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8月1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umour hypoxia causes DNA hypermethylation by reducing TET activity”。论文通信作者为来自天主教鲁汶大...
    Nature:让肿瘤氧气供应正常化或是抵抗癌症的关键
  • 输入年轻血液,真的能“返老还童”?
    2016-08-26 21:49:16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每个成年人也许都有一颗想变年轻的心,就如小朋友想长大一样。但是年龄增长是自然过程,不用借助外力便可轻松达到目的。而变年轻,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即使借助特殊手段也不一定能成功。近日,Ambrosia(位于美国加州蒙特利市的创业公司 )发起了一项临床试验,将年轻人的血液输入到年龄在35岁及以上的人的体内,但是受试者需支付8000美元。Ambrosia公司正计划给600名病人输入来自年龄在16到25岁的年轻人的血液,每名病人接受4次输血(每周输入一次)。年轻人的血液输到年老人的体内早在2014年就备受关注,这一年美国哈佛干细胞...
    输入年轻血液,真的能“返老还童”?
  • 世界纪录有极限吗?人类能不能一直破下去?
    2016-08-26 21:44:2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1896年,运动员Charilaos Vasilakos参加了世界上第一场现代马拉松比赛——这是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预选赛,并以3小时18分钟的成绩夺冠。而在10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成绩甚至不足以获得参加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赛(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之一)的资格。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诞生之初,由于国际对抗、社会变革、科技进步、规则改变等种种不同的原因,每一项体育运动的世界纪录都一直被不断刷新。 伦敦布鲁内尔大学的体育、健康与运动科学教授Mark Williams总结道:“奥运成绩呈现出的总体上升趋势,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我们对于形体、体能、...
    世界纪录有极限吗?人类能不能一直破下去?
  • 年轻人和苗条人士注意了!2型糖尿病来袭
    2016-08-26 21:35:1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很多人认为,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主要是由肥胖和生活因素所诱发,但这或许并不是“故事”的全部,遗传和表观遗传—基因表达的改变或许也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研究者在许多年纪非常小的瘦人中也发现了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这就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的想法,即年纪较大的肥胖个体往往患2型糖尿病风险高一些;研究者指出,我们不光要关注良好的饮食和锻炼,更应该知晓哪些群体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一些,这包括了许多种族的人群,比如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群体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群体等,在研究者的临...
    年轻人和苗条人士注意了!2型糖尿病来袭
  • 运动有益健康——信则有,不信则无?
    2016-08-18 23:40:54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每个人都知道锻炼有益身体健康,但若相信锻炼会有积极的效果,这比运动本身促进我们的健康要更重要。心理--学家 Hendrik Mothes和他的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证明如果测试对象对运动持有积极心态那么当他们运动后就会获得更多的心理方面的愉悦和身体方面的好处。研究人员对76名年龄在18岁到32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在实验室进行了研究,在那里他们必须进行30分钟的自行车测力计锻炼。事先该测试项目被分到不同的组中,不同组的受试者们观看了不同的短片,短片内容是称赞自行车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或者不良作用。此外,研究人员在测试...
    运动有益健康——信则有,不信则无?
  • 烧烤食物真的会让我们患癌嘛?
    2016-08-23 23:37:3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今年夏天如果给你一盘烤黑的烧烤食物的话,那么你或许需要好好想想是否要吃下去这些东西;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烧烤的食物容易诱发癌症,这部分是由于食物在高温烧烤下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致癌分子—丙烯酰胺分子,这种分子在其工业形式下具有潜在的毒性和致癌特性,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是很清楚事物中的丙烯酰胺分子和个体患癌之间的具体关系。丙烯酰胺分子的潜在危险性或许归因于一条铁路隧道,大约20年前,工人们在瑞典南部建造一条穿越Hallands?s 山脉通往Bj?re半岛的隧道时,他们意外地发现,附近区域的牛开始表现出一些奇...
    烧烤食物真的会让我们患癌嘛?
  • 胃药“吗丁啉”到底还能不能吃
    2016-08-23 23:35:0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最近,各大媒体都以《这个药在美国是非法药物,中国人居然把它当成常备药!》为题进行报道和质疑“吗丁啉”的用药安全问题。作为药学专业人员,我觉得有必要针对这个报道厘清几个问题。“吗丁啉” 存在安全问题吗?“吗丁啉” 药品通用名称为多潘立酮,属于促胃肠动力药。国内说明书适应症一项为治疗“消化不良、腹胀、嗳气、恶心、呕吐、腹部胀痛”。该药的原研厂家是总部位于比利时的杨森制药。其安全性问题1985年就被提出来,当时法国Prescrire 杂志发表综述,认为多潘立酮导致的猝死风险大于胃肠道获益,呼吁其全面退市。欧洲药品管理局(EM...
    胃药“吗丁啉”到底还能不能吃